行笔轴并不神秘散文
在书法行草中,人们常谈起行笔轴的问题。
一幅书法作品,每一纵行的所有字如果重心都在一条直线上,则为直线行笔轴;如果每个字的重心用线连起来是条曲线,那么无疑就是曲线行笔轴。一个简单的道理,这两种行笔轴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看你想表现什么。直线行笔轴,适宜表现端庄、严肃、稳定、静谧类的书法意境或情绪;曲线行笔轴,适宜表现活泼、自由、浪漫和激荡类的书法意境和情绪。
这一点不神秘,人类对直线和曲线等有深刻的抽象感悟,比如语调,有人说由平升高,高亢激昂,称为“扬” ;先平后降,低沉持重,称为“抑” ;缺少变化,平缓舒展,称 为“平” ;升降频繁,起伏不定,称为“曲” 。语调不同,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也不同。这显然语调在人的心理感觉上,就是一条条富有变化方向的线条。再比如音乐,那上行旋律、下行旋律、平行旋律、曲折旋律,在人们看来也是一条条线。线是富有表现力的。
一幅作品,除过采用直线行笔轴以外,曲线行笔轴可以分为:直曲间隔行笔轴,倾斜飘逸行笔轴,S形柔美行笔轴,凹凸变化行笔轴。有个朋友告诉我,表现严肃而不失活泼,可用直曲间隔行笔轴;表现潇洒飘逸,可用倾斜飘逸行笔轴;表现喜悦婉丽,可用S形柔美行笔轴;表现痛苦扭曲,可用凹凸变化行笔轴。这有一定的道理。我们知道,曲线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有动感。如张礼部赞颂怀素的草书艺术说“奔蛇走虺势入座,骤雨旋风声满堂”; 窦蒙《‘述书赋>语例字格》中说“电掣雷奔,龙蛇出没“;李白的《草书歌行》中也说” 恍恍如闻神鬼惊,时时只见龙蛇走“,这儿一再以”龙蛇“来形容书法现象,就是为了表现其飞动盘绕、腾挪跌宕的动感。但不同的曲线,有不同的动感,蛇的飞动和龙的飞动就有区别,因此说不同的曲线行笔轴有不同的表现力是对的。
在书法创作实践中,行笔轴要和点画运笔结合起来考虑。如表现宁静、淡泊、温和内敛的内心世界,自然不妨文字线条婉转流畅,行笔轴采用直线式的;如果表现刚猛强硬、桀骜不驯,那么文字线条如绘画中石头见棱见角、皴如刀劈斧 削的线条,而行笔轴自然以凹凸变化式为佳。曾见一幅书写宋代诗人 苏轼 的《念奴娇?赤壁怀古》,采用凹凸变化行笔轴,文字又采用大小、粗细大对比的笔法,真是把那种磅礴的气势,豪放的情感,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。
最多见的两种曲线行笔轴,S形柔美式悠扬婉转,凹凸变化形铿锵急促,具有不同的表现力。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长北教授(张燕),曾在一次讲座中说:
“诗歌的‘之’字形旋 律,就是曲线旋律。明人笔记记载了这样一则佚事: 有人自作聪明地把杜牧《清明》改成五言,‘清明雨纷 纷,行人欲断魂。酒家何处有,遥指杏花村’,内容一 点不少,但是,杜牧像是在急行军。七言的音步像4/ 4拍的乐曲,很悠扬,很婉转,突出了曲线般的旋律 美;五言的音步则像2/4拍的乐曲,跳跃有力,突出了 踏步般的节奏美。透过七言的音步。我们仿佛看见, 小杜用拐杖挑着酒壶,悠悠然、徐徐然地漫步在田野 杏花之中,一边走,一边还在摇头晃脑地吟诵。删成 五言,悠扬徐缓的兴味失去了,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失 去了,诗人漫步早春景色之中的悠闲意趣,变成了 ‘向前进,向前进……’般的急促。艺术创作就是要 寻找那样一种节律,与自己或是舒缓的感情、或是兴 奋的感情、或是郁闷的情绪对应。“
这和书法的道理是一致的.。
也有的书法家以为,看行笔轴还不如看整个纵行文字形成的线形面给人的感受更为鲜明,即一纵行文字把外轮廓线画出来,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线,但这是有别于行笔轴的行廓线。曲折行廓线,自然会有粗细的不同,匀称和凹凸的不同,但人们一定会依凭生活经验来解读。如用小字书写出来细细的曲折行廓线,人们或许会联想到小溪,有婉转、平静、温和和从容的感受,而大字书写出来的粗粗的行廓线,人们会联想到大江,有磅礴、奔腾、喧闹和强势的感觉,自然表现力是不同的。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其它因素,如行廓线的形态、长短、疏密,这些都会给人以不同的形式感。有人还说那反复的线条形状不同,排列疏密不同给人不同的视觉节奏,有的明快、有的柔和、有的急剧、有的缓慢,也正是这个意思。
一幅书作如果是有八纵行组成,你是每一行都是曲线行笔轴好呢,还是只有一两行曲线行笔轴好呢?如果是后者,往往属于类似文眼、诗眼一样的书眼,是一幅书作中最引人注目、最富有形式意味的部分。如果是前者,那就是一种反复,反复你从生活来体会,如果有人在等待,不由反复说“怎么还不来,怎么还不来”,你就会体会到说话人的焦急不安;如果遇到一件喜事,反复说“太好了,太好了”,你就会知道说话人异常兴奋高兴,这实际表明反复有鲜明的抒情性,和不同的内容结合,会表现不同的情感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如果你将出门,你母亲对某个问题反复叮咛,那就是强调。书法和这道理是一样的,同一行笔轴的反复无非是强调和抒情。如有人表现痛苦的情感,行笔轴也反复扭曲挣扎。如表现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的舒畅惬意,反复的S形柔美式行笔轴,是再好不过的。除此之外,尚有象征性用法,如有人书写一首表现人生的艰难曲折,用反复的曲线行笔轴,来象征诗意。
也有人说,反复的行笔轴是诗歌中的重章叠唱,以诗经中的《芣苢》来看:“采采芣苢,薄言采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有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掇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捋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袺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襭之。”这三章回环往复,其实是一种变化反复,同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。也有人说反复的行笔轴就是渲染,有突出主题或书法意境基调,也是书法中多样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实现手段,使书法表现性情或抒发情感具有鲜明性。
虽说反复,但一般来说,要追求一种变化反复,同样是某种曲线行笔轴,但不可完全相同,正侧的处理要有变化。比如第一行的第二字离偏左侧,那么第二行不妨第二字偏右侧,或第三字才偏左侧。再如同样偏左侧,也应离中轴线有远有近,或占位有大有小。总之,要落笔惊风雨,书成泣鬼神,就要有一种统筹处理好多种艺术因素的巧思。
从上面所说,大家也可以体会到生活或其它艺术,总会给我们许多启发、借鉴,就以上面表现痛苦来说,如果借鉴世界群雕《拉奥孔》,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,网络上百度百科这样介绍这组群雕的:“雕像中,拉奥孔位于中间,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,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。他抓住了一条蛇,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;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,但被惊呆了,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;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,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。那是三个由于苦痛而扭曲的身体,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,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,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,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、神经和血管,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。”从线条的角度考虑,也正是扭曲、紧绷,书法以行笔轴达到扭曲,以点画的方笔、直线处理来达到紧绷或紧张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