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苏行之水乡甪直散文
在江南诸多水乡之中,甪直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江南小镇,古镇是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,名胜古迹遍布小镇的各个角落,且水巷密布,河网交叉,碧水环绕,桥桥相望,一些清代民居至今尚保存完好,街面多以卵石、花岗石铺成。行走在古老的街巷,眼前斑驳的粉墙,沉郁的黛瓦,墙角边碧绿的青苔,屋檐上褐色的尘迹,无不预示着年代的悠久,感觉走进了民国时期的乡村小镇。
我对古镇最初的认识始于七十年代的末期,当年离家去古镇的甪直中学。 那时候由于交通不便,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,去到位于高垫村口的码头,坐轮船约二个多小时,沿吴淞江进入小镇的河道,沿岸看到的无非是陈旧的房屋及街道,并无新奇之感,只有那清澈的河水悠悠的流淌,注入了生命的活力。弃船登岸后,走在窄窄的街道,但见散落于两傍的民居保持着自然的形态,一些店铺里是日常的生活用品,门窗均是褪了色的旧木板而无光泽,反而显得陈旧而朴实。学校坐落在镇的东端,靠近昆山境内的南港,偌大的校园倒是空旷而幽静,教室楼大多陈旧,道旁的树木倒是葱郁而有生机,操场上杂草丛生,只有篮球架在操场的两端遥相对望。偶尔在课余时间去镇上走走,满目所看到的也就是些陈旧的店铺与民居,还有交叉在街道与河岸两旁的桥,连接着过往的人群。对于小镇的印象也就大体如此,记忆残存在脑海的深处,时而会闪现一下那段熟悉而略显陌生的记忆。
现在,正因为历史的变迁,那些略有些年代的所谓古迹已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民俗特色,是一个小镇的魅力所在了,争相以此招揽对此有新奇之感的游客,激起他们的怀古幽思之情。当地政府借此机会不惜脑力与财资,搜集对此有沾边的名人名事,建立纪念馆,修缮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居所,展示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物件,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状态与特色,以此作为对他们的纪念,同时也是他们辉煌的历程和功绩。
古镇当然有其与其它地方所不同的具有自然而独特的水乡特色,某些建筑还是保持着当时的形态,有着江南农村特有的民俗传统,尤其是众多形状、姿态各异的石桥,最能代表古镇的历史,被称为“桥都”并不为过。镇内河叉较多,桥的历史可追溯到自宋代以来,大多以板桥、拱桥为主,还有独孔小石桥,狭窄的平顶桥,装饰独特的双桥,亦称姐妹桥,镇外有座多孔大石桥,且桥的别致,桥的形状各具姿态,有些大石桥的两头还有石兽,桥栏有不同图案的石雕等,真的堪称是桥的博物馆。走在街上,船行河中,随处可见石桥凌架与河道之上,斑驳的有些残缺的桥身,青苔杂草在桥缝间滋生,桥栏石凳的歪斜缺损,这正是桥所具有的年代的象征。
古镇的巷子大多既窄且深,有些老宅可追溯到明代,其清代的建筑大多完好,最深的巷子有150米,真如“小巷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。走在深深的巷子里,踏在青砖石板上,脚步声会在巷子里回响,尤其是雨天,檐水滴落与石阶,其声清脆悦耳,望到巷子的尽头,雨雾朦朦,幽深无限。饰有花纹的墙壁及砖瓦是古镇的又一特色,各色图案清晰,经历了年代的古朴而沉静,仔细端详怀古之幽思会无端的涌现。
地域的传统文化在在当地妇女的服饰上是最好的体现,她们的装扮从头至脚都有着完整的地方风情。妇女们沿袭着早时农村的服饰装扮,疏着髻髻头,把头发盘在后脑挽成结,罩上网兜,插上发簪,扎着头巾,一般都用蓝色士林布,后面两个尖角再拼成别的颜色,成八字形于发髻下,前面从额下成弧形于耳际,衬托着淳朴的脸。上衣大多穿中式斜襟罩衫,滚边盘纽,衫长过臀齐手腕,腰部束裙裾,多用蓝色印花布,在后腰部位有四指宽的腰带,上有各色绣花图案,刺绣工艺尤其精致,一针一线特别精细,最能体现出农村女子的隽秀和机灵。刺绣的图案大多以牡丹、月季或龙凤花鸟为主,线色以红黄蓝紫等多种。完成后用束腰带扎于腰间,腰带头上还挂着流苏,走动时或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摆动,亦如弱柳临风般飘摇。脚穿布袜,绣花鞋的鞋头都绣有花鸟图案,其手工针线的精细正是体现妇女的聪明与灵巧。当她们穿着这样的服饰,走在古老的街道,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。她们划着船,载上游客,摇着船在河道里穿梭,唱着吴侬软语的民歌,必定使你忘却了自己原有的烦恼,沉浸在古老的市井街巷河道中,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久远的过去。
古镇的美食亦可使你一饱口福,酱制而成的甫里蹄油而不腻,入口酥软,酱红的颜色吸引了你的目光。萝卜干更是具有地方风味,用当地特有的传统腌制工艺精选各种萝卜,以不同的工艺腌制不同的口味,咸而不涩,你很难想象其腌制工艺程序的复杂,否则哪来如此的口味。其它各种民间美食,有的在店铺里边制边卖,你可看到其制作过程,新鲜入口当别有风味。
古街上的商品琳琅满目,大多以当地的土特产物品,一些手工艺的制作有着民间的古朴与沉稳,外地的工艺饰品更使古街的商品奇花异放,沾尽当地的风光。一些店铺里还展示着农耕时期的器具,那些犁、耙、铲等待农具,现在的年轻人则很少能看到这类农具了,更不知是如何使用的了。还有那种手摇的风谷车,风箱等,已经作为稀有的农用器具供游客欣赏。
甪直的草鞋也是当地农村所特有的,平时或田间劳作的`主要穿着,有家店铺里挂着很多双编织的草鞋,你可看到老农正在编织草鞋的手艺及流程,当然,现在是没人穿了,有的游客看着新奇会带走几双以作留念。若是累了,可在沿河的石凳上小憩片刻,看着河道中船娘摇着船儿,唱着歌儿缓缓的驰离你的眼线。
古镇历代也是名人辈出,晚唐诗人陆龟蒙的墓在镇的西首,亦有许多遗迹可寻,老先生一身清贫,不为权贵折腰,翻土的牛犁据说是他发明的,当时那里亦称甫里,他被尊称为“甫里先生”。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,他在三、四十年代曾在甪直生活过一段时间,体会到庄稼人的辛苦与无奈。《多收了三五斗》则是以当地的农村背景,就在镇上的“万盛米行”沿河的码头、石桥似乎还能寻找得到当时的情景。现在的“万盛米行”已成为古镇的旅游景点,里面的一些器具据说还是当年所使用的。
镇西的保圣寺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天监年间,属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之一,已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,真是历尽千年风霜,经历了多次离乱毁坏,屡次兴废,一些雕塑罗汉保存还算完好。罗汉堂里的九尊泥塑罗汉像是唐代的著名雕塑家杨惠之所塑。塑像为一整体,有山石,云朵,浪花,海上的仙境,诸多场景历历在目,实乃洞天福地。两尊佛像在讨论佛经,其余各位分散而坐,有闭目静思,有眺望远景,有的斜卧,有的侧立,其表情各具形态,形象逼真而自然,视之栩栩如生,充分体现了当时雕塑艺术的智慧与才华,成为佛学文化的瑰宝。寺内有四棵银杏树,树高达50米,高大挺拔,树龄据说有1300年,树冠四展如华盖,树根盘曲,树杆苍老而又舒展,千年间见证了世态的变化,历史的沧桑,成为古镇的历史象征。
古镇不大,可浓缩了人类历史于这块土地,小桥流水,故居民宅,能够从一块砖石上寻觅历史的遗痕,先人创造的并不仅仅的这些残存的遗迹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。那悠悠的河水,曲曲的河道,窄窄的街道,弯弯的小桥,长长的巷子,斑斑的粉墙,沉沉的黛瓦,行走于此耳际所回响的也许是沉重的历史的脚步声,那些被遗忘的已随河水流逝,记忆中的历史将经久的根植于人们的心中,将成为千古不朽的历史瑰宝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