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考研复习需要注意什么
2022考研复习需要注意什么,2021年的考验已经缓缓落下了帷幕,那么即将迎接我们的就是2022年的考验计划。对于许多想要考验的学子们来说,关于考研的任何事情都足以让他们绷紧神经,那么这一期就让小编告诉你2022考研复习需要注意些什么吧!
1、确定好目标院校之后不要随意更改,如果你原来的目标院校是自命题考试,换学校就代表着你的专业课复习资料要换,你的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换,又要花时间重新准备资料,还要补上陌生的内容,特别是考研复习后期,我们院校选择越到后期越要坚定。
2、复习的时候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视频课上,视频课只是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点的工具,看书的时候哪个知识点不理解,可以点开视频课直接划到对应讲解的段落上去看就行了,其他的部分没有必要一一看完,更没有必要看很多的视频课。
3、一定要准备充足,考研要想成功肯定要经过足够的努力,是有三个月复习就能考上的,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他本身的基础?有没有想到他现在的学校和他的学习能力?考研没有奇迹发生,所以我们要看清现实,基础越差越要早点开始复习。
4、保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,作息和心态两者息息相关,很多同学考研的时候把自己逼得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,每天睁眼就是看书,一看就是一天,这样的做法是努力了,但是不代表它有效果。每个人的体质也是不一样的,有的同学一旦休息不足,记忆力和复习效率都会受影响,导致复习了很长时间但是效果不好,心态也逐渐崩溃,造成恶性循环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本身的情况去制定作息时间,保证好作息和心态,也是成功的关键。
5、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笔记,笔记不要把书上的内容照搬过来,而是自己做出框架,提取书上内容的关键词,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笔记去回忆书上具体的内容。
6、有渠道获取更多的.信息就一定要去行动,例如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,多问问他们一些关于学校、考试、专业课考试的问题,也可以多询问一下他们复习的经验,有了充足的信息,我们就能够少走很多弯路。
7、控制好娱乐的时间,复习的时间要完全禁止自己玩手机,在手机上浪费的时间真的是无意识的,我在一战期间这种感觉最强烈,每天去到图书馆,看完一章后拿起手机休息一会儿,结果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,这一天的复习任务又只能往后拖。所以就算是中途休息的时间,也尽量不要让自己玩手机或者看电视。
8、一定要坚持下来,考研复习途中放弃的人真的很多,就算到了后期觉得压力太大,觉得自己复习的效果不好,我们也要学会坚持。只有坚持了,我们才有上岸的机会。
1、准备阶段(2018.9-2019.3)
1.2018年9-10月:初步确定目标院校、专业。查看近三年学校招生简章及考试科目,参考书目、分数线报录比,结合自己的兴趣,初步确定目标院校专业。
2.2018年12月:关注2019考研初试。初试结束后,查看学长学姐真题回忆版和初试经验。
3.2019年1-3月:关注2019考研初试查分,国家线公布时间,关注目标院校和专业初试成绩、复试分数线,复试名单和录取结果
2、基础阶段
这个阶段就是打基础、打基础、打基础。不要想着去做试卷刷题,先把基础知识点掌握好。英语多背单词多阅读,数学学好知识点,做基础巩固习题,政治大致过一遍,对理解性的知识点先理解,不用急着背诵。专业课也是看书为主。6月底,大家需要过一遍基础,结束第一轮复习。
3、强化阶段
暑假这一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一段完整的时间,用来进行知识点的强化再好不过了。这个时候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,并根据重点、难点进行复习。不知道公共课重点的同学可以购买网课,增强复习的针对性。
此时,专业课的复习也要抓紧了,文史类科目通常参考书目较多,这时就是结合历年真题总结知识点和重难点,开始背诵。理科类的参考书目少,这时就是要根据参考书目各章的知识点,刷题库。
4、提升阶段
1.关注报考院校最新公布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,确定好统招名额和推免名额。全面收集最新复习资料,同时根据最新变化调整专业课复习计划。
2.复习暑期积累的强化笔记,加大力度刷题。
3.政治开始进入重点复习,提高每天复习的时间比例。
4.这个时候心态不要崩,很多不考研的同学都已经在准备找工作了,你自己一定要淡定,别受影响。
5.每年的十月,都会有超过15%的考生因为对自己复习状态的不自信而放弃考试,这时要做好心态调节工作,多找好朋友聊聊天,或者运动解压。
5、冲刺阶段
1.认真梳理各个考试科目重难点,形成知识框架图,让自己的知识点体系化,做到举一反三。
2.加强都重点难点的背诵,强化记忆,保持每天一定量的背诵强度。
3.开始进行模拟考试,严格执行考场时间,每天固定时间做整套试卷,形成习惯。
4.这一阶段,心态调节尤为重要,切勿妄自菲薄,一路走来,坚持到最后了,咬着牙也要挺过去。
6、考前一周
1.突击强化记忆公共课老师预测的重点大题。
2.调整好饮食和作息时间,不要过多的纠结结果,心态平和地去考试。
3.提前熟悉考点考场,做到心中有数。如果离考场路程较远,可以考虑提前两、三天去考场附近租房住下,以免考试当天产生不必要的麻烦,影响复习。
1、不要浪费时间找最佳环境。
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找到了最佳的学习环境,学习就会变得轻而易举,所以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找寻和尝试不同的地方,寝室、咖啡馆、图书馆、草坪……大把的时间浪费于此。更糟的是,你会觉得,除非你找到理想的学习地点,否则你根本无法学习。有没有什么好办法?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开始学习。一旦你投入到学习中去,你会觉得周围的环境还不错。
2、不要把准备工作当学习。
一些学生常常“准备好要学习”,却从没有真正开始。不要把清理桌子、整理电脑文件和“准备好要学习”当成学习。即使在学习的地方,如果你只是泡在微信上,发状态说我正在学习,也不是真正的学习。
3、不要从最简单的作业开始。
一些学生认为从最简单或者最擅长的作业开始,会让他们更容易进入状态。问题是,完成这些之后,你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克服难题,可这时你已经很累了。我的建议是,从最难和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开始,最后再做那些简单的题目。
4、不要一心多用。
不管你信不信,有一些学生会同时学习5门不同的课程,花15分钟学一门,再花15分钟学另一门,再花15分钟再学另一门,相信你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在同一时间内只学一门课会好得多。这样,你才能深入理解学习材料,提高学习效率,而且,你越投入,这门课就会越简单。最糟糕的是交叉学习,做10分钟数学,然后该做10分钟经济学,再做10分钟数学……这只会让你混淆知识点。
5、不要忽略提示。
很多教授都会在阅读材料中加上课后问题,或者在课堂上和大纲上列出课程重点。在开始学习之前,请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些非常重要的建议,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。如果有数学题或证明题的话,一定要在课程和章节结束之前解决掉。通常,家庭作业是知识点的变体和延伸。
6、不要抠得太细。
一些学生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超慢速学习:阅读一个词一个词读,论文一个词一个词写,展示一个词一个词说。但是像所有的认知行为一样,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,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来增加水平。如果你只关注单个的因素,你就没有了全局的视野,学习也就成了浪费生命。
7、不要死记硬背。
把你不理解的东西记住是没有用的。如果你真正理解你学的东西,你就可以用你自己的话,向门外汉解释这门课程的主旨(跟你的室友或朋友试试吧)。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和消化你学的东西,而不是只准备在考试里鹦鹉学舌。
8、不要断断续续。
你可以在20秒内看140字的状态或者许多视频,但是学习却跟在Twitter,YouTube上不同。你需要集中注意力,才能理解阅读材料或是解决问题。不要总让自己被打断。依经验而论,学习50分钟,然后休息10分钟是最好的。我们知道改掉旧习惯很难,但是这么做,会减少很多阻力,不会在1个小时里断断续续20次。
9、不要忘了做笔记。
所有的阅读材料都要认真做笔记,便于期中和期末考试时回顾复习。尽管每个人有自己做笔记的方式(你该用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),但我们发现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上做笔记(这样你才能回顾这些笔记),比在书本空白处用一两个词概括或是用6种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把每个词都标注起来,要好得多。
10、不要连续两天休息。
尽管没有人会这么要求你,但每个工作日你都应该学习。假定你平均要为每门课准备2个小时,而你总共要修15门课,那么你每周就会有30个小时的准备时间。要在3天里安排这30个小时会很困难。
11、不要太难为自己。
很多学生精心制定了日常安排,一旦事情没有如期进行——也许某些工作花费得时间比预计的长,也许完成功课要读一些另外的材料,也许是这天太累或思想无法集中——他们就会有挫败感。不要因为没有完全按计划来而沮丧,记住,学习有很多部分组成,家庭作业要比其他的部分重要的多,因此大可保持乐观。
12、不要单枪匹马。
如果你发现尽管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,但还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一门课程或者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同学,那就去找你的教授或者助教。他们在这方面有极为丰富的经验,可以给你提供可行性建议,让你重回正轨。如果你看了我们的指南还有学习上的困难的话,找教授和助教吧,他们会是你真正的救星。
文档为doc格式